張國寶:積極應對資源金融化帶來的挑戰
發布時間:2018年01月15日 來源:巨力電力 瀏覽次數:
題:中國需積極應對資源金融化帶來的挑戰——訪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
為期兩天的“博鰲亞洲論壇能源、資源和可持續發展會議”12日繼續在澳大利亞西部城市珀斯舉行。出席此次會議的原國家能源局局長、現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告訴記者,在資源金融化日趨嚴重的背景下,中國需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應對資源和能源安全問題。
張國寶在參會期間接受了中國媒體的聯合采訪。他指出,由于對資源和能源需求旺盛,加上炒作的因素,近年來資源和能源類產品日趨“金融化”,成為金融工具,這要求中國應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應對資源和能源安全問題。
張國寶說,前段時間,國際能源機構為了平抑油價的努力收效微弱,由此看來,油價總的趨勢是在振蕩中上行。伴隨經濟發展,中國對外能源依存度不斷上升。去年,中國自身產油2億噸,進口2.4億噸,對外依存度達到55%左右。由于國內石油產量不可能大量增加,中國的原油進口依賴度還將上升。
張國寶指出,目前中國已經在國家規劃層面開始著力應對能源和資源安全挑戰。他說,當前低能耗的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低,今后中國需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,因此“十二五”規劃把調整結構放在了重要位置。
就能源結構本身,張國寶說,中國高度依賴煤炭、石油等一次能源,中國一直希望減少對一次能源的依賴,應大力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,包括風電、太陽能、核能等。
談到核能問題時,張國寶說,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鈾礦儲量,中澳在核能領域具有巨大合作空間。他也指出,在福島事件后,中國也在重新審視核電安全問題。
“博鰲亞洲論壇能源、資源和可持續發展會議”11日在珀斯召開。數百名各國政府官員、企業領袖、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。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,與會各國官員、企業領袖和專家學者圍繞全球能源和資源供需形勢、解決能源和氣候變化問題的創新思路、增長與可持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。新華社記者